提示
我们的招生老师将会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请您保持电话畅通和注意接听!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你是哪个“级别”的家长?
2020-06-0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一种社会共识,认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会越高。但“平均”是个陷阱,并非所有学历高的父母都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去年微博曾有一个“学霸父母学渣娃”的新闻,引发数万网友热议。

  明明父母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但偏偏就是这样的学霸父母却把娃养残了。是因为孩子智商不高吗?显然不是。其实,究其原因可能有千千万,但今天我们只说其一:你回应孩子问题的方式可能正在毁掉你的娃!今天,爱迪学校老师就来为大家分享,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求知欲,都会提出问题,遗憾的是,大部分人的求知欲都在成长中被破坏殆尽,究其原因,无外乎缺乏解决问题的办法,失去解决问题的乐趣。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早就指出,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孩子智商发展的主要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对孩子未来自主发展并积极适应社会至关重要。

  哪些行为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
  一、秒答孩子的问题
  “麻麻,为什么现在没有恐龙啦?”
  “6500万年前,一颗大流星撞上了地球,造成整个地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恐龙无法适应,所以就死光了。”
  学霸爸妈们知道得太多了,随便一个问题都能应口而答,这样似乎高效率地充实了孩子的知识库,却有两个重大隐患。
  第一,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和掌握多样的解决问题办法的机会,无助于孩子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除了“1+1=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这种纯数理问题,绝大部分问题往往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即使真的有唯一答案,也可能存在多条抵达唯一答案的途径,这些都需要孩子亲身参与才能体会到。
  在北美,很多老师反映华裔学生的一个通病:总希望老师能直接告诉自己正确答案,他们既不情愿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往往对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的问题非常困惑,不知如何处理。
  人们常常把这事归结为中国学校的填鸭式教育,事实上,不只在学校,中国家庭教育里填鸭式也非常盛行,社会发展的快节奏造成父母们的焦虑急燥心理,恨不得能一下子把自己的所知所学全部倒进孩子的脑子里。慢慢地孩子也就失去了求知欲,养成遇到问题就张嘴问人而不自己思考的习惯。
  不如尝试换个姿式回答恐龙问题:
  哎呀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问题(肯定孩子的提问),这个周末我们去图书馆查查恐龙百科好不好?(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查阅文字资料的能力)
  这么专业的问题,你要不要去请教一下学校的老师呢?(让孩子学会专业的问题与专业人士讨论)
  据麻麻所知,这个问题科学家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呢,我们一起上网查查吧(顺便教教孩子利用互联网资源,并认识到一个问题并非总是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二、口若悬河,光说不听
  “粑粑,为什么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
  “#¥%……&@(此处省略一万字和孩子迷茫的双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保持专注力,有持续钻研的动力。而长篇大论很可能就是打击孩子学习兴趣的利器。除非你认为自己一开口就能把话题讲得跟单田芳的评书那么有意思。
  长篇大论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孩子的参与和反馈,就难以准确地掌握他是否真的理解和接受了“灌输”。
  当孩子提出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家长难以用三言两语说清楚时,最好是用一递一进的问答式与孩子交互讨论,当然如果能动手实践就更完美了。这样让孩子积极地参与进来,可以保持孩子头脑的活跃度,更好地维持孩子对这个主题的兴趣和专注力,同时父母也能把握孩子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尝试换个姿式回答猴子问题:
  “粑粑,为什么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
  “你是从哪里听到或看到这种说法的呢?具体是怎么说的?”(用问题引导孩子表达)
  “blablablabla”(认真倾听孩子的描述)
  “你觉得这种说法哪部分有道理哪部分没有道理?你怎么看呢?”(聪明的父母要尽量少长篇大论,而是用开放型的问题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表达孩子自己的观点)

  三、急于评判孩子的是非对错
  “粑粑,我觉得《夏洛的网》里的小猪威伯真是又傻又笨又贪吃,要不是为了救他,夏洛就不用那么辛苦地织网,最后把自己累死。”
  “瞎说,你才又傻又笨又贪吃呢,威伯多么善良友爱,夏洛不是他害死的,夏洛是蜘蛛,到秋天自然要死掉的!”
  现在社会舆论对熊孩子零容忍,自身有涵养的父母难免紧张千万不要养出一个熊孩子,因此,对孩子“错误”的三观格外警惕。急于评判是非对错,尤其是急于批评和否定孩子“错误”的三观,既容易造成孩子逆反情绪,又妨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三观的形成是长期而复杂的大工程,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孩子思考为什么。
  换个姿式回答小猪的问题:
  “噢?你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说威伯怎么又傻又笨又贪吃了?”(引导孩子用事实说话,而不是感情用事,同时借这个机会看看孩子对小说的理解程度)
  “哎呀好像威伯是傻傻的笨笨的,但难道他就没有什么优点吗?”(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四、总是“我懂得比你多”的高姿态
  “麻麻,你知道吗?《小王子》这本书里说的猴面包树真的存在耶!”
  “废话,只有你这小笨蛋才不知道,猴面包树在非洲、澳洲、大西洋小岛好多地方都有。”
  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巴博(Brain Barber )在他数篇有关父母养育的论文中反复指出,通过引发孩子自卑、羞耻或罪恶感来影响孩子的行为,这样的养育方式被称为“心理控制”方式,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会表现出焦虑、抑郁、与不良同伴交往,甚至青少年期出现反社会行为,心理控制阻碍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孩子就难以做到自主、自信和自立。
  将孩子长期置于父母强势的阴影下,正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控制养育方式。
  有大智慧的父母,不是凡事都要胜孩子一筹的父母,反而是懂得以合适的方式示弱的父母,让孩子时常获得“我比爸爸妈妈都厉害了耶”的自信和自我肯定,从而激发孩子的潜力。
  换个姿式回答猴面包树问题:
  “真的吗?快给麻麻讲讲哪里有猴面包树?长得跟《小王子》书里画的一样吗?”(戏精附体让孩子体验把老娘拍倒在沙滩上的成就感)
  “麻麻倒是听说过那种树真的存在,但,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为什么叫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启发孩子更深入地了解猴面包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划重点
  ①与孩子讨论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决定是否应该直接给出答案。对有一定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孩子,又不是特别紧急的问题,提供足够的线索让孩子自己去寻求答案。
  ②尽量用问题回答问题,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独特的结论。
  ③多使用开放型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呢?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避免使用“是”或“不是”点头或摇头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④父母应该少说多听,给孩子更多的表达机会。

  送福利!
  心理学及教育学专家、耶鲁大学教授Sternberg博士把家长回应孩子提问的方式划分成七个层次。层次越高,回应的质量也越高,也就越能培养和诱导孩子更高级、更深入的思考和学习能力。爸爸妈妈们不妨看看自己在哪一层吧!
  第一层:回避和拒绝
  问:“问什么问?!哪儿那么多为什么?!”
  答:“去去去!没看我正忙着吗?!”
  第二层:把重复孩子的问题当成回答
  问:“麻麻为什么兔兔喜欢吃青菜?”“因为兔兔喜欢青菜啊。”
  答:“粑粑为什么冬天那么冷?”“因为冬天气温总是在零下。”
  第三层:承认无知或直接给出答案
  问:“粑粑,地球到太阳有多远?”“对不起,我不知道。”
  答:“粑粑,地球到太阳有多远?”“149597870千米。”
  第四层:鼓励孩子寻求专业帮助
  “来我们一起上网/去图书馆查查资料?”
  “你觉得谁能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第五层:利用头脑风暴,鼓励任何可能的解释
  问:“为什么荷兰人长得比较高?”
  答:“让我们头脑风暴一下,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最终可能得到这些原因:基因、饮食习惯、他们都穿增高鞋……)
  第六层:鼓励任何可能的解释,并对其合理评估
  “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评估基因的作用呢?”
  “如何找到荷兰人饮食习惯的资料以便进一步分析?”
  “增高鞋在荷兰的销售数据怎么样?”……
  第七层:鼓励任何可能的解释,合理评估,并后期跟踪
  “我们分头查资料、打电话、请教专家,下周六把每个人收集的信息和调查结果拿来一起讨论吧!”

以上就是爱迪学校今日的分享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052020.06
用17张图轻松引导娃的“成长型思维”,培养坚毅品格!
近年来,教育界很流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这个概念。   “成长型思维”是由斯坦福大学行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052020.06
一天中最适合学习的4个黄金时间段!提醒孩子,别辜负好时光.
什么时候学习效率最高?当然是大脑最清醒的时候!   所以,孩子们一定要科学用脑,每天充分利用最佳时间进行学习,用对
查看更多
052020.06
一篇搞定初中英语8大时态
很多同学对语法的事情很感兴趣,今天爱迪学校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阶段8大时态的用法,基本可以解决大部分的语法问题
查看更多
052020.06
学生互联网使用时间增长,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处理器性能每两年提高一倍,未来的5G网络一代预计比目前的4G速度快100倍,比过去3G快...
查看更多